CNCC2024“人機物融合群智計算”專題論壇成功舉辦

時間:2024-10-28作者:江俊慧文章來源:計算機學院浏覽:10

1026日下午,中國計算機大會(CNCC2024“人機物融合群智計算”專題論壇在浙江橫店成功舉辦,論壇由校黨委常委、副校長於志文教授組織承辦并擔任主席。論壇邀請了西北工業大學周興社教授、哈爾濱工業大學劉劼教授、上海交通大學盧策吾教授、香港科技大學郭嵩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學孔令和教授作專題報告,北京師範大學王田教授、北京郵電大學趙東教授和湖南大學劉璇教授參與了圓桌讨論。來自國内知名高校的100餘位教師和學生參加了本次論壇,反響熱烈。

本次論壇聚焦人機物融合群智計算這一前沿領域,深入探讨人、機、物三元融合的新型計算範式。論壇旨在交流人機物融合的機理與模型、新概念、特質與挑戰,展望未來發展趨勢,為構建更智能、更協同的未來計算模式奠定堅實基礎。

在專題報告環節,周興社教授首先作了題為“人機物融合系統發展及其研究實踐”的報告。他深入解析了人機物融合系統的“六C”技術特征和四維度應用特征,分享了在泛在資源管理技術方面的研究實踐。

随後,劉劼教授以“面向未來的智慧農場技術與系統”為題,闡述了人工智能在現代農業中的核心作用,介紹了團隊在智能感知、智能決策和智能裝備等方面的最新成果。

盧策吾教授作了“具身智能-感知(P)、想象(I)、執行(EPIE方案與具身大模型探索”的報告,圍繞具身智能的PIE方案,探讨了機器人全感知與交互感知、物理世界概念驅動的仿真推理框架,以及通用元操作技能的設想與實踐。

郭嵩教授帶來了“Towards Edge-Native Foundation Models:邊緣AI構建、部署和治理的範式轉變”的報告,提出了邊緣原生基礎模型的概念,探讨了在邊緣生态系統中構思、培養和利用基礎模型的創新方法。

最後,孔令和教授作了“數字孿生驅動的深海探礦自動識别與智能決策研究”的報告,介紹了如何通過數字孿生系統提高深海多金屬結核的識别效率,為深海資源的開發利用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。

在随後的圓桌讨論環節,王田教授、趙東教授和劉璇教授分别作了引導發言,與參會人員就人機物融合群智計算的機遇與挑戰進行了深入交流。

本次論壇的成功舉辦,為人機物融合群智計算領域的學者提供了高水平的交流平台,進一步提升了我校在該領域的學術影響力。論壇内容豐富、議題前沿,對推動該領域的研究和應用具有重要意義。


Baidu
sogou