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15日是我們來到吉林省白山市靖宇縣的第二天。在經過第一天七個多小時的車程後,休整了一晚的我們,來到了位于靖宇縣城西南7公裡外的楊靖宇将軍殉國地。1940年2月23 日,由于叛徒的出賣,楊靖宇将軍在此地遭日軍圍困,經過激烈交戰,最終壯烈犧牲。為紀念人民英雄楊靖宇将軍,人們在他殉國的地方相繼修建了紀念碑和紀念塔。
伴随着瓢潑大雨,我們進入了楊靖宇将軍殉國地。筆直的青松守護在道路兩旁,高大的楊靖宇将軍的雕像矗立在中間,雨霧朦胧中,更是威嚴。向雕像身後走去,是正氣亭。小小的亭子,卻是又柳暗花明的感覺。正氣亭與下方拱橋間由118級台階連接,象征了楊靖宇最後浴血奮戰的118小時。走過拱橋,是鋼筋水泥築的紀念塔,塔的正面刻有朱德同志題詞的“人民英雄楊靖宇同志永垂不朽”13個金色手書打字,塔基分兩層,每層設5步台階,四周架設鋼管扶欄,紀念塔的結構設計每一部分都有特殊的含義:第一層台基的北面石柱1.905米,标志着靖宇出生于1905年;第二層台基北面石柱19.27米,标志着楊靖宇1927年加入中國共産黨,并領導了河南确山農民起義;第二層基座高1.932米,标志着楊靖宇1932年擔任中國滿州省委、軍委代理書記;外台基邊長19.40米,标志着楊靖宇1940年壯烈殉國;塔高15米,标志着靖宇自1925年加入共青團到1940年為國捐軀,為民族解放艱苦奮鬥15年;塔座頂柱高3.5米标志着楊靖宇自出生到為人民解放事業獻出了寶貴生命僅僅活了35年;塔身周長10米,标志着靖宇縣10萬人民永遠懷念之情。
在這裡,我們還偶遇了來自湖南省湘潭大學的三下鄉團隊。在特殊的地點,八月十五這個特殊的日子,兩群有着同樣情懷的團隊的相遇,更是令人驚喜又動容,亦是緣分使然。也是在他們的聯系與幫助下,我們兩個團隊才能提前進入到原本兩點才開放的紀念館内。跟着紀念館内的展示,楊靖宇将軍的故事一點一點的展現在我們面前。郭沫若曾為楊靖宇這樣題詞:“頭顱可斷腹可剖,烈忾難消志不磨,碧血青蒿兩千古,于今赤旗滿山河。”這是對楊靖宇将軍平生最生動的寫照。